一、白条猪价格走势
本周,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连续上涨,涨幅明显
5月31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平均价是21.50元/公斤,比上周同期(5月24日)的19。90元/公斤上涨8.04%;比上月同期(4月30日)的17.65元/公斤上涨21.81%;比去年同期的16.90元/公斤上涨27.22%。周环比大幅上涨;月环比大幅上涨;年同比大幅上涨。上周末价格同比上涨18.81%,本周末同比涨幅大幅放大。
本周,日均上市量为1693.29头,比上周(5月18-24日)1583.43头增加6.94%,比前2周(5月11-17日)的1549.14头增加9.31%;比前3周(5月4-10日)的1505.57头增加12.47%;比前4周(4月27-5月3日)的1490.57头增加13.60%。
去年同期,白条猪日均上市量为1786.14头,年同比下降5.20%。上周同比下降6.07%,本周同比降幅有所缩小。同比降幅缩小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周环比增加5.96%,而今年则增加了6.94%。
本周,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比上周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新发地市场肉类交易大厅上周新引进1家屠宰厂入场交易,使得与市场上实行场厂挂钩的屠宰厂增多,有力地保障了每日的入场交易量,使得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比上周有所增加。此外就是近期的消费需求有所增加。尽管目前仍然处于消费的淡季,但是需求还是在逐渐增加的,去年同期是如此,今年也亦是。
在日均上市量环比增加的情况下,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也继续上涨,特别是周后期,价格涨幅是比较明显的。这种上涨,与市场上市量没有直接的关系,市场上市量增加,肉价还是在上涨,这里面的原因主要就是猪价上涨引发的肉价上涨。特别是周中期,肉价上涨的速度令商户有些吃惊。
最近一段时间,许多机构都做出了猪价上涨的预测,也推高了养殖场对后期价格走势的预期。一部分毛猪推迟了出栏时间;一部分毛猪分流到了二育;即便是顺时出栏,在出栏的价格上也敢于坚持,再加上此前屠宰厂库存了较多的冻品,也乐于推高肉价,有利于去库存,所以,进入本周以后,猪价、肉价上涨成为主旋律。毛猪价格上涨,不是一池一地,而是全面开花,助推了整体肉价的快速上涨。
上周我们在谈到这种现象时曾经说到:“虽然近期能繁母猪的存栏量比前期有所下降,但是并没有下降到缺猪的程度,之所以造成猪价的上涨,与养殖场的出栏量有关,与一部分毛猪拖栏惜售有关,也有人把上涨归为情绪化上涨”。实际上是预期的提高放大了肉价走高的幅度,以前曾经有过几波这般的上涨。
本周后期肉价有所回落,回落的原因主要是低级别的白条进入市场,高级别白条的价格仍然坚挺。近期,毛猪的质量普遍提升,高级别的白条占比较大,大体型的白条占比也比较大,单重基本上集中在100公斤/头左右,条形比较标准,出肉率比较高,瘦肉率也比较高,与养殖场养殖技术及养殖预期较高有着直接的关系。大体型白条猪占比较大,主要是养殖时间延长所致,养殖场有比较高的预期,毛猪留栏时间普遍延长。
不过,日肉价上涨的幅度不会无止境地放大,到本周末,肉价上涨的势头基本上已经接近尾声,因为日肉价上涨到中小养殖场摆脱亏损的价位以后,中小养殖场挺价的心理会出现松动,出栏的意愿会有所增强。因此,一些人士认为,此波肉价的上涨势头基本上暂时告一段落。
二、鸡蛋价格走势
本周前期,鸡蛋价格小幅上涨,周后期保持稳定。
5月31日,新发地市场鸡蛋批发平均价是8.89元/公斤,比上周同期(5月24日)的8.59元/公斤上涨3.19%;比上月同期(4月30日)的7.20元/公斤上涨23.47%;比去年同期(5月31日)的9.43元/公斤下降5.73%。周环比明显上涨;月环比大幅上涨;年同比明显下降。上周,年同比下降8.03%,本周同比降幅略有缩小。
本周前期,蛋价延续上周后期的走势,继续缓慢上涨,但是到了周中期,蛋价止涨企稳,一直延续到本周末。
本周,蛋价继续上涨,拉动蛋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临近端午节,端午节民间对鸡蛋、鸭蛋的需求都会有所增加,养鸡场或者是网络报价都会利用这个需求增长的阶段对蛋价进行调整,本周价格上涨的动力还是可以归结为节日需求的拉动。
不过,蛋价上涨的基础并不牢固,鸡蛋的产能仍然比较充足,蛋价上涨实际上属于阶段性的波动。
目前,养鸡场鸡蛋的产能仍然充足,鸡蛋的存量也比较充足,仍然有养鸡场为节后鸡蛋的销路在扩充渠道,积极向批发市场的商户推销自己养鸡场的鸡蛋,因此,此波蛋价的上涨属于阶段性的正常波动。
不过,临近端午节,市场上鸡蛋的销量确实是在增加的,零售商备货也比较积极,使得蛋价在近期的表现相对比较坚挺。不过,到了周后期,鸡蛋的销售速度确实是有所放缓,因此,有鸡蛋的批发商表示,近期鸡蛋价格坚挺属于阶段性的表现,由于鸡蛋的产能充足,在居民节前备货告一段落以后,蛋价还是会有所回落的;也有一些业内人士推测:蛋价在端午节前就有可能出现回落,因为终端消费完成节前备货以后,后期的采购量会有所下降。
本周蛋价上涨,对养鸡场来说是比较利好的现象,养鸡场可以摆脱亏损,维持产能的稳定性,对保障供应、满足居民需求也是比较有利的。
三、蔬菜价格走势
本周,蔬菜的整体价格冲高回落,周环比降幅较小。
5月31日,新发地市场蔬菜加权平均价是2.62元/公斤,比上周同期(5月24日)的2.70元/公斤下降2.96%;比去年同期的3.30元/公斤下降20.61%。周环比小幅下降;年同比大幅下降。上周末,价格同比下降18.67%,本周同比降幅略有放大。
本周,蔬菜的整体价格一度有所反弹,随后呈现稳步下降的走势,周内环比降幅比较较小。周前期价格反弹,主要是当时曾经出现了较大范围的降雨天气,影响了蔬菜的采收,也有个别品种在降雨过后有提前退市的现象,后续上市的蔬菜面临产地转换的局面。
对于北京地区蔬菜供应来讲,周前期的降雨,就降在了北京蔬菜的主要供应地。在降雨过程中,大白菜、圆白菜、娃娃菜、芹菜、胡萝卜、菠菜、茴香、小油菜等的采收受到影响,造成市场供应量的下降,价格出现上涨。降雨过后,人们可以下地了,采收活动恢复正常,蔬菜的上市量快速增加,价格又重新进入下降区间。所以周后期的价格基本上呈现继续回落的状态,并且很快就低于降雨之前的价格。
目前,北京地区的主要供应地仍然停留在北京及以南地区,此地域的蔬菜供应还可以延续月余,直到北京以北地区蔬菜的上市。
不过,在降雨过后,也有产地北移的现象,最先表现出来的团生菜。此前市场上的团生菜主要来自北京东南部及与河北交界一带,在降雨过后,此地域生产的团生菜,有叶面出现黄边现象,一部分蔬菜失去商品属性,供应地已经北移到京北的延庆及河北张家口坝下的赤城,所以在产地北移过程中价格一度出现比较明显的上涨,但是,随着延庆及赤城团生菜上市量的增大,价格重新出现回落。
在随后的产地北移过程中,衔接也会比较顺畅,目前已经有张家口的莴笋开始进京销售,有内蒙乌兰察布的小菠菜开始进京,并且上市量还在逐渐增大,也有河北张家口、山西朔州的大棚生产的豆角类蔬菜开始进京,上市量也在逐渐增大,其他需要产地北移的大白菜、娃娃菜、芹菜等,当地反馈过来的消息表明,目前当地蔬菜的生长正常,均有可能会比往年有提前上市的情况。
所以,从目前蔬菜的生产、供应形势来看,近期蔬菜的供应仍然是比较充足的,后期的产地北移过程也会比较顺利,蔬菜的整体价格仍然会呈现稳中有降的走势。
作者;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