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条猪价格走势
本周前期,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明显上涨,周后期稳中有降。
2025年1月10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平均价是19.40元/公斤,比上周同期(1月3日)的18.40元/公斤上涨5.43%;比上月同期(12月10日)的18.90元/公斤上涨2.65%;比去年同期的15.75元/公斤上涨23.17%。周环比大幅上涨;月环比小幅上涨;年同比大幅上涨。上周末,价格同比上涨15.0%,本周末同比涨幅大幅放大。
本周,日均上市量为2027头,比上周(12月28-1月3日)的2168头下降6.50%;比前2周(12月21-27日)的2350.71头下降13.77%;比前3周(12月14-20日)的2153.71头下降5.88%;比前4周(12月7-13日)的2061.43头下降1.67%。
去年同期,白条猪日均上市量为2023.86头,年同比增加0.16%。上周同比增加6.60%,本周同比增幅明显收窄。日均上市量同比增幅明显收窄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周环比下降0.48%,而今年则下降6.50%,今年周环比降幅略大于去年同期,使得日均上市量同比增幅大幅缩小。
本周,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比上周有比较明显的降幅,主要原因是前期市场白条猪的上市量始终比较充裕,甚至还存在着轻微过剩的状况,10几家屠宰厂在市场上同场竞技,相互降价促销,“砸价”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屠宰厂承受不住竞争和亏损的压力,在本周前期有两家退出了经营。在有两家退出经营以后,其他几家屠宰厂的上市量不能及时补充,导致白条猪的上市量出现比较明显的降幅,也使得批发的平均价有比较明显的上涨。
周后期,上市量有所增加,批发价略有下滑,周末的降幅稍微明显一些,但是整体上的价格比前期还是上了一个台阶。退出的屠宰厂把盈利的机会留给了还留在市场的屠宰厂,本周,继续坚持经营的屠宰厂或者屠宰厂的代理商都获得比较丰厚的收益。特别是在毛猪价格仍然处于低位的情况下,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明显反弹,获利空间就留在了白条猪的批发环节。
屠宰厂获利空间增大以后,白条猪的上市量也会增大,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在本周呈现高开低走的走势。本周末的价格还没有降到位,后期还会继续回落,一直会回落到比上涨之前稍高一点儿的价位。由于毛猪供应处于充足的状态,大型养殖场及中小型养殖场都会在节前增大出栏量,毛猪供应增加的幅度与需求增加的幅度基本上匹配,价格在节前不具备明显反弹的能力。
上周,我们曾经谈到:“需求增加与供应增加同步,价格走势仍将保持平稳的状态,难以出现明显的涨跌,即便是价格出现一些波动,波动的幅度也会很小,持续的时间也会比较短暂”。节前的价格走势基本上还是这么个状态。
二、鸡蛋价格走势
本周前期,鸡蛋价格走势平稳,中后期先抑后扬。
2025年1月10日,新发地市场鸡蛋批发平均价是9.18元/公斤,比上周同期(1月3日)的9.07元/公斤上涨1.21%;比上月同期(12月10日)的9.36元/公斤下降1.92%;比去年同期(1月10日)的8.50元/公斤上涨8.0%。周环比小幅上涨;月环比小幅下降;年同比大幅上涨。上周,年同比上涨1.0%,本周同比涨幅大幅放大。
本周前期,鸡蛋的批发价延续上周的走势平稳运行,到了周中期,价格出现下探,随即就开始反弹。这种波动,与供求关系无关,主要是网络报价的操控,网络报价是按照庄家的意愿调整的价格。人们不必过多的解读。
进入本周以后,已经过了腊八节,“过了腊八就是年”,市场上鸡蛋礼盒的销量大幅增加,在鸡蛋交易大厅,各家商户都在忙着装礼盒。上周我们曾经谈到,“鸡蛋礼盒的用蛋大多采用品牌蛋或者是粉壳蛋,是纸箱包装的鸡蛋,市场上销量最大的仍然是筐装的褐壳鸡蛋,此品种的鸡蛋销售仍然是不温不火”。从各家商户的销售来看,纸箱装的鸡蛋堆满了各个档口,筐装的鸡蛋反而不及纸箱装的鸡蛋多。也就是说,装礼盒的鸡蛋大多是品牌鸡蛋或者是规模化养鸡场生产的鸡蛋,而前期销量最大的中小养鸡场生产的褐壳鸡蛋的销量反而不升反降。因此,礼盒鸡蛋的销售对褐壳鸡蛋的价格反而减弱了支撑力,本周后期蛋价的反弹与供求关系的关联度不大。
节前,鸡蛋的供应是充足的,无论是褐壳鸡蛋还是粉壳鸡蛋,供应能力是随着需求增加而增加的,这一点在纸箱装鸡蛋上市量大增方面已经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从供求关系方面来看,蛋价在节前也不具备反弹能力,短时间内蛋价会有所上涨,其实也仅仅是节日效应的表现,节后还会重新回落。正如我们上周谈到的那样:“鸡蛋礼盒的销售热度会快速升温,对鸡蛋价格的拉动作用也会有所体现,但是鉴于规模养鸡场鸡蛋供应充足,蛋价能够反弹的空间并不很大”。
三、蔬菜价格走势
本周前期,蔬菜的整体价格呈现连续下降的走势,周后期企稳。
1月10日,新发地市场蔬菜加权平均价是3.19元/公斤,比上周同期(1月3日)的3.29元/公斤下降3.04%;比去年同期的3.21元/公斤下降0.62%。周环比小幅下降;年同比微幅下降。上周末,价格同比下降0.90%,本周同比降幅略有缩小。
元旦过后,市场上蔬菜供应继续保持充足的状态,但是需求不及节前,使得蔬菜的整体价格呈现连续回落的走势,商户在经营过程中,普遍感觉有些吃力,最大的抱怨就是挣不到钱,而且不时地还会出现一些亏损。
从节后各种蔬菜的价格走势来看,一部分蔬菜的价格保持稳定,一部分品种涨跌互现。分品种来看,很难说哪一类蔬菜价格上涨,哪一类价格下降。
同样是茄果类蔬菜,黄瓜、西葫芦、圆茄、丝瓜、青皮冬瓜、豆角类价格下降;西红柿、尖椒、南瓜价格上涨;同样是叶类菜,小菠菜、小油菜、圆白菜、芹菜价格下降,韭菜、储存大白菜价格上涨。
入冬以后,全国多地的气温高于常年同期,有利于蔬菜的生长,北方产区生产的黄瓜、西葫芦、圆茄、丝瓜的产量增加,而云南生产的黄瓜、西葫芦、圆茄的产量也在增加,使得这些品种的价格在元旦过后、在进入“三九”前后的价格出现下降;豆角类蔬菜的主产区还是云南,此前的主产区集中在宝山,节后转移到临沧和西双版纳,产量正在逐渐增加,也拉动价格出现下滑;四川攀枝花的西红柿与河北衡水、山东聊城等多地的西红柿同时上市,产量充足,价格相对低廉,但是临近春节,民间消费对蔬菜的品相、品质要求提升,使得品质好一些的西红柿价格出现上涨;同样原因,椒类的产地分布比较广泛,但是南方产区的椒类大多是露地生产,山东椒类是暖棚生产,暖棚椒类的品质、品相好于露地椒类,需求拉动暖棚椒类的价格有所走高。
由于是暖冬,北京市场销售的小油菜分别来自四川、江苏、安徽、山东及北京自产,其中北京地区的小油菜往年在此时都已经退市,但是由于是暖冬,现在只要“扣两层膜”就还可以生产,所以现在还在上市,而其他产地的产量也同样增大,使得小油菜的价格在近期一直呈现低位徘徊的状态;北方生产的小菠菜、芹菜、圆白菜的价格在进入三九以后还在下降;进入腊月以后,韭菜的产量也在增加,但是节日效应拉动韭菜价格缓慢走高;北方冬储的大白菜随着储存费用、损耗的增加,价格也出现小幅上涨。
所以,近期蔬菜的价格是涨跌互现,上涨或者下降各有各的原因,不过目前的价格在近几年农历腊月同期中处于较低的位置,与天气状况良好有着直接的关系,也与入冬以后蔬菜的整体供应能力增强、保供基础扎实有关。如果后期不出现极端天气的话,菜价也不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波动。
作者: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