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以“汇聚中国-东盟合作新动能”为主题的高端论坛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新发地市场副总经理王帅、榴莲销售商户毛勇习代表市场参加此次盛会。在开幕式上,新华社总编辑吕岩松致辞,并发布智库报告《RCEP与海上丝绸之路愿景:中国-东盟合作新空间》,马来西亚副总理法迪拉在致辞中表示,马来西亚将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建立紧密的东盟-中国伙伴关系,打造高质量互利合作的典范。新发地在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往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次大会上,王帅做了主题发言,描绘了农贸版的海丝合作新蓝图。
中国与东盟,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在贸易往来方面更是紧密依存,互为重要伙伴。近年来,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成果斐然,其中农产品贸易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贸易规模来看,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额持续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中国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枢纽,拥有庞大的交易体量,每天都有大量的农产品在市场交易流通,2024年市场各类农产品的交易总量为1580万吨,交易总额为1306亿元人民币。每年有46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在新发地亮相,真正呈现出“走进新发地,吃遍全世界”的盛况。为提升农产品可控率和产品品质,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共享,新发地在越南、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大力拓展种植基地,总面积达 32.5万亩。新发地市场汇聚了来自中国各地的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以及世界各地的农产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农产品交易网络。
多年来,新发地积极与东盟各国开展合作,搭建起了农产品流通的坚实桥梁, 每天都有大量来自东盟国家的优质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进入,同时,中国的各类农产品也从这里走向东盟市场。新发地十分注重与东盟国家的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举办中国-东盟农产品博览会、商务洽谈会等活动,为双方企业创造更多的交流与合作机会。许多东盟国家的农产品供应商,与新发地商户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稳固的合作关系,实现了互利共赢。
这条现代农贸丝路正在创造远超古代海上贸易的价值,不仅输送着甜蜜的热带风味,更构建着技术共享、标准共建、利益共赢的新型区域合作范式。随着中国-东盟合作合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新发地将持续深化“种植在东盟、增值在中国、共享全世界”的产业格局,以战略枢纽的姿态,编织一张贯通生产端与消费端的智慧农贸网络,在热带季风与温带沃土间架起黄金走廊。
供稿 | 童伟